本文源自什么值得买站内生活家@Emalf


前言 

395054064.jpg

作为一个器材党,接触过的摄影包也算有几个了,但是说户外呢,完完全全不了解。只能说是有一个挺舒服的户外包,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对背摄影器材户外出行的感觉,下文中的云推荐的产品明显没什么可能都用过,权当抛砖引玉,希望不要贻笑大方就好。下面就从一个摄影器材党的角度说说一些户外背包,有错误的话欢迎户外党来拍砖。

关于户外

户外,肯定不是简简单单的除室内以外的所有情况。一般理解应该是指徒步、登山、攀岩、溯溪、泛舟和滑雪等贴近自然的运动。

395054065.jpg

户外运动种类繁多,可以是闲暇是的悠闲活动,也可以是锻炼身体、磨练意志的“自虐”行为。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贴近自然。

395054066.jpg

虽然说无限风景在险峰,但是我相信像金国威(Jimmy Chin)这种既是登山家又是摄影师的人应该少之又少吧。

395054067.jpg

出处:https://jimmychin.com/ 登山家、摄影师:金国威(Jimmy Chin) 作品

户外运动不单止跨度广,深度差异也很大。相比前面提到的登山家,大多数人都是背上背包,稍稍在大自然中穿梭,当天就来回的吧。

395054068.jpg

关于户外摄影

395054069.jpg

出处:https://jimmychin.com/ 登山家、摄影师:金国威(Jimmy Chin) 作品

户外活动都贴近自然,相比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。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除了用心感受,大多数人都会想保存成影像而不是单单留存心底,而过程的艰辛险阻或许也需要记录下来。虽然随着手机摄影设备的提升,这一部分的需求很多都已经满足。但要拍出动人心弦的照片,我相信故事之外的器材也是一个重要组成。那么自然就离不开携带器材这一关。而下面的户外摄影包推荐估计你也看出是针对一定数量的器材的。一机一镜用胸包、或者包起来直接塞户外包那些我就不介绍了。

专业摄影包的尴尬

395054071.jpg

大部分专业摄影包都可以满足保护器材,快速取用和装载三脚架这些对摄影包的主要要求。然而对于户外运动来说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问题。

重且只适合放器材

395054072.jpg

专业摄影包设计用于携带器材并且保护器材,因而用了大量的填充物,再加上分隔,摄影包本身的重量就比一般的包要大,更别说轻量化设计的户外包了。而且只针对摄影器材的设计要放其他东西就已经不方便,更别说户外用的器材了,能不能装上都是问题。

不适合长时间户外运动

395054073.jpg

大部分专业摄影包的背负就是两条肩带,有的会再加上胸带和腰带。不能说没有帮助,但是对于随便几公斤的摄影器材再加上一系列的户外用品。就算能都带上,沉重的背包和简陋的背负对于长距离步行只能用苦不堪然来形容了。

户外包的优势

既然专业摄影包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,那么有什么选择呢?答案很简单,当然就是用专业户外包了。那么专业户外包有什么优势呢?个人觉得就是背负系统和轻量化设计了。

背负系统

395054074.jpg

户外包的发展什么的我这个门外汉就不多说了。我只知道一点,有背负系统的户外包背起来跟普通双肩背起来就是天与地的差别。专业户外包通过框架和背板等设计,极大的改善了双肩包的舒适性。同样的一堆器材上身,明显可以感觉到肩膀的负担少了很多。大多数摄影包都是从肩带、腰带和胸带这三点其考虑其背负,背包的重量还是由肩膀去承担。而户外包的背板和框架设计把重量有效的均衡分散。

395054075.jpg

▲▼Osprey的气流背包上的LIGHTWIRE框架科技和ANTI-GRAVITY背板科技

395054076.jpg

Osprey的反重力背负、空景背负、空速背负,Gregory的A3背负、Crossflo DTS、Fusion Flex、AEROLON、AeroSpan和TrailFlex等背负系统。再加上始祖鸟、神秘农场和山浩等多种户外包不同的背负系统我就没精力去研究了(不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Osprey的介绍)。我相信都会比专业摄影包的要好。不过选购户外包的时候要注意尺寸的选择,因为背负系统是针对人的背长来设计的,而户外包的背负系统有可调和不可调的,不可调要根据自身高度来选购。这点我相信Osprey的O博士能帮你不少(连接)。

395054077.jpg

▲以Osprey 云层为例的尺码选择和测量方法

轻量化设计

得益于材料的发展,户外背包越做越轻。像Osprey的18年新款白熊/银狐,45升的背包只有800克的重量。要想一个乐摄宝的金刚450可是有2.6kg,足足是前者的3倍多。当然Osprey这个新包可能太过注重减重而有些单薄,但去掉专业摄影包厚重填充,户外包在重量的上的优势是专业摄影包无法比拟的。

395054078.jpg

▲Osprey的白熊/银狐面料介绍。

户外包的劣势及适合摄影的户外包

前面说了户外包对比摄影包的两大优势,但也不是所有户外包都适合装摄影器材的。对于户外包来说,器材的快速取用是最大的问题,而三脚架的挂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。户外包的设计一般是从顶上开口,一仓到底或者睡袋分仓的设计。而按照户外包打包推荐,沉重的摄影器材应该是埋在中间靠近后背的位置,那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器材取用不方便的情况,而三脚架的挂载对于大多数户外包来说都不是问题,毕竟户外包的外挂设计很多。要挂上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,问题是上之后稳不稳。对于这两个问题其实也有户外包适合的。对于取用的问题,选择一个前开式的户外包就可以很好的解决,而对于三脚架的就麻烦一点,首先需要一个侧袋,然后侧袋上方要有位置适合的绑带用于固定三脚架顶端。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到包里面。那么有没有适合这两个条件的户外包呢?据我看过的少量户外包里面,Osprey和Gregory都有满足这两点的产品。

Osprey 云层 Stratos 34

O包在户外究竟是多大一个牌子我没有深究,但是看在大妈上推得挺多的。几年前考虑买个户外包用来装器材的时候收藏夹里面其中一个就是Osprey的云层 Stratos 34双肩包。而刚好遇上亚马逊的优惠我就选择了当时的S14款云层,现在已经是老款了。

395054079.jpg

 ▲S17款的云层34,跟我的旧款的设计元素基本一样。一条大拉链的主仓方便器材进出。下面独立的睡袋仓也可以放相机内胆包。

395054080.jpg

▲前开式的主仓,开口很大,方便从内胆包拿器材。另外跟睡袋下仓的分隔是一块布,通过包内的两个扣固定,拆下就变成一个由上至下的主仓。

395054081.jpg

▲侧面有口袋,口袋上面有压缩带可以用来固定三脚架上方,而侧袋也有压缩带收紧固定脚架。

395054082.jpg

▲空速背负,我是从这款户外体验到有背负系统的背包究竟是什么回事,从此就明白了买摄影包别买大的,塞满了也背得辛苦。而本版的透气设计真的舒爽很多。

395054083.jpg

▲但是要注意云层有24,34和36三款,而36款是有顶包的,所以不太适合放器材。

几年用下来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,不过包上那些透明软管已经雾化。另外就是背着重的东西可能有时会有类似橡胶摩擦的异响,不知道S17款有没有改进。站内也有不少晒单可以搜索查看外观细节,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Gergory ZULU(Z)系列

而之前考虑户外包的时候两外一个在收藏夹的产品就是Gregory的Z40,现在已经换代,名字也改成ZULU了。

395054084.jpg

▲ZULU 40,这么看明明有顶包是顶开式的户外包,但其橙色那一条是U型拉链的一部分。但要注意ZULU系列除了30的都可以从正面进入主仓。

395054085.jpg

▲前开式的设计,而且在中部,刚好是适合放置较重的器材的位置。

5b86a963801358429.jpg_e600.jpg

▲Gregory的Crossflo DTS背负,绝对甩普通摄影包几条街。

395054087.jpg

▲有侧袋,上方有压缩带,方便固定三脚架。 

Gregory这款背包本人没用过,但相信Gregory应该还是有保证的。 

Mystery Ranch 的3-ZIP 款

395054088.jpg

神农的经典三向拉链设计对于器材取用来说相对方便,而采用这种设计款式比较多。下面就说说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一款:Terraframe 3-ZIP 50。

395054089.jpg

▲Mystery Ranch TerraFrame 3-Zip 50

395054090.jpg

▲经典的3向拉链设计,对于包里面东西的取用非常方便。

395054091.jpg

▲采用碳纤维背板的背负系统,应该不会让人失望。

395054092.jpg

▲侧袋和压缩带设计,放三脚架也没有问题。

395054093.jpg

▲TerraFrame系列特色过载系统(OVERLOAD),这里中间要是放一个Peak Design新出的防水相机内胆包是不是就天下无敌了呢? 至于Peak Design的Camera Cube相机内胆是怎样可以参照下面的原创


Peak Design 好东东 篇七:Peak Design第八轮众筹:Travel Line双肩包买不买?

不过神农的包最大的问题就是贵,这个TerraFrame淘宝搜出来要三千多,而淘宝旗舰店上也没上架这一款。美国官网上的定价可是也要400美元。

上面举了三个例子说明选择户外包用来放器材的主要考虑,户外包款式众多,肯定不止这些选择,像神农就还有一款Scapegoat户外包,有一条横跨大半个包的U型拉链。再说也不是说只有这些包才行, 站内也有大神拿Osprey的小鹰用来装器材了。但是用户外包的话自然就离不开放置和保护器材的内胆包了。

背着小鹰去旅行——当风光摄影遇上Osprey Kestrel 38L

内胆包的来一堆

395054094.jpg

对于使用户外包放摄影器材的话就必须考虑器材的放置和保护,因为户外包不是针对放摄影器材设计的。因此我们就要用到内胆包。

395054095.jpg

▲Tenba的内胆包产品线,可以说式包罗万有了。 

针对户外的摄影包

前面说了那么多用户外包来装载摄影器材,那么有没有专门针对摄影器材的户外包呢?其实是有的,其中最早开发这个市场的就是F-Stop,而Shimoda Design则是原来在F-Stop的产品开发Ian MIller通过KickStarter刚搞起来的品牌。还有一个叫MindShift的公司搞了一款样子比较奇怪的旋转相机包。而乐摄宝和曼富图也有针对这个市场出了一些产品。

F-Stop

395054096.jpg

▲F-Stop的登山产品线,从32L到80L一共5款产品

395054097.jpg

▲F-Stop的轻量化产品线。

F-Stop产品现在好像已经到了第二代,40L的AJNA在官网上还是跟以前一样是缺货状态,不过另外一款50L的TILOPA就没缺货问题。印象中F-Stop除了贵之外就是官网上东西经常缺货状态。不过现在缺货这个问题好像没那么严重了。下面就看看TILOPA具体是什么样子,其他可以在官网查看,又或者在淘宝搜搜吧,国内貌似已经有代理。 

TILOPA 50L

395054098.jpg

▲看上去就是又一个户外包的感觉。

395054099.jpg

▲各种绑带、压缩带。

395054100.jpg

▲侧面看,貌似看不出有什么背负系统,但实际上他的框架是隐藏的。

395054101.jpg

▲肩带和腰带的设计跟普通户外包貌似也分别不大。

395054102.jpg

▲跟户外包最大的差别就是背开式的设计,包不着地就可以取用器材。

395054103.jpg

▲这种包加内胆的搭配方式貌似是F-STOP发扬光大的,由大到小、由深到浅、还有斜着的ICU(Internal Camera Unit,不是医院那个啊)。

395054104.jpg

▲通过不同ICU的搭配来对应携带器材的要求不过据说F-Stop这些ICU的分隔不太好用,另外就是别看背包好像不是贵的的惊人,但那只是空包。再加上随随便便几百的ICU,一套就是贵得丧心病狂。

F-Stop发展了好几年,产品线很完善,可是各种附件和小东西都比较贵。最狠的是连绑带都是要另外购买。虽然又贵又缺货,但也不会妨碍值友去剁手晒单,站内就有TILOPA的晒单有兴趣可以去看看。

小众户外摄影包:F-STOP Tilopa 50L 双肩包(附上身照)

Shimoda Design

Shimoda Design 这个由F-Stop前设计师创立的品牌,打着“做一个更好的户外摄影包”的口号通过KickStarter成功做了起来。官网地址

395054105.jpg

▲产品线不算宽广,但也在逐步壮大。拉杆箱和背包能呼唤内胆这个设计挺特别的。

40L款站内有晒单评测,有兴趣可以去看看。这里再放一些60L的图片吧。 

Nick聊器材 篇三:Shimoda Designs户外探险相机包40L 

395054106.jpg

▲按官网的数据60L只比40L长了5CM,应该就是顶包部分的大小。

395054107.jpg

▲可调节的背负系统,内置的框架对比Osprey和Gregory的背负系统相对简陋。但应该还是比普通专业摄影包要好。

395054108.jpg

▲内胆跟F-Stop最大差别就是Shimoda的值友中和小两个尺寸。而且分隔做得比较薄。感觉只有F-Stop那些分隔一半厚。

395054109.jpg

▲小背心一样得肩带据说是可以替换的,但貌似产品貌似还没出来。

395054110.jpg

▲在F-Stop也有的背开之上增加了一个侧取得方案,但须要内胆按一定方式放置。

395054111.jpg

▲三脚架挂载的位置好像有点尴尬,一般人没那么多脚架,变得脚架怎么放都容易不平衡。

395054112.jpg

▲有一点比F-Stop良心的是随包附送两条松紧带。

395054113.jpg

▲面料采用了防水处理。

Shimoda跟F-Stop虽然都是户外包的外观,但颜值还算不错。后面说到那些专业户外摄影包的颜值就相对差很多了。Shimoda国内代理貌似只有微店,去微店搜Shimoda就好,虽然两千多也不算便宜,但起码没F-Stop贵。

MindShift

Mindshift原本是ThinkTank创意坦克的兄弟公司,专注于户外摄影包市场,但最近已经整合到创意坦克里面去了。他们的背包最大的特点就是旋转式的腰包。

395054114.jpg

▲Mindshift Rotation 180系列摄影包。

 其中的旗舰就是Professional 38L,下面放个京东链接感受一下价格……忽然感觉Shimoda真是便宜啊。

395054115.jpg

▲这个旋转腰包的设计貌似就他一家,而且腰包可以拆下单独使用。

395054116.jpg

▲看上去应该是很方便的,但是不知道背板有没有加强加框架什么的,背负系统的话可以说基本没有。

395054117.jpg

▲方便是方便,但是总觉得这个用法有点奇怪。缺点优雅吧……

395054118.jpg

▲MindShift另外一个特色就是上仓也配有内胆可以放器材,也可以把内胆拿出来放其他物品。

Mindshift的应该算是实用型设计,但个人觉得这个外观有点奇怪。

乐摄宝

乐摄宝的专业摄影包产品线很广,而威斯乐系列其实是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Whistler这个滑雪胜地命名的。设计上是明显偏向滑雪运动。

395054119.jpg

395054120.jpg

▲整体设计有乐摄宝一贯风格,但又增加了一点活力元素。

395054121.jpg

▲偏向滑雪运动的设计自然要能挂滑雪板。

395054122.jpg

▲背负系统应该是属于简陋或不存在类别……

5b86de4157cdc7597.jpg_e600.jpg

▲分段背开式设计挺实用,不用全部打开把器材暴露在风雪中。

395054124.jpg

▲前袋很大,而且应该是做了防水处理。适合放置一些户外用品。

395054125.jpg

▲比较有趣的是放置器材后仓是一个内胆的设计,然后这个后仓除了放这个内胆也没其他什么作用了。设计到能拆卸的意义有点难以理解。

5b86dc97520ea8985.jpg_a200.jpg

 

其他

其实跟乐摄宝同一个集团的曼富图也有几款户外向的摄影包,但是容量较小。使用上感觉跟普通小容量双肩摄影包没什么分别。对于器材党来说不太够就不细说了。反而其实国产有一款叫象小野的户外摄影包。设计上跟F-Stop无限相似。感觉是能用,但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,价格和实用性算是最大卖点。有兴趣的可以去淘宝自行搜索象小野。

395054126.jpg

后记

关于户外背包和摄影,其实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重点,以户外为主的,肯定是优先选择户外包,但是这时候就要在器材上做减法了。毕竟去个几天的徒步,就算你带一堆器材,没两天就发现相机没电了就真的傻眼了。除非有明确的拍摄目的,F-Stop和Shimoda这类专业户外摄影包我觉得是用不上的。对于悠闲或磨练的户外活动,拍照只是附加,而每每想着这个器材能这么用,那个器材能那么用,最后发现随大流的户外活动就根本没有合适场景使用那些器材。带了一堆而用不上是无论对身心都是很痛苦的事情。

395054127.jpg

而如果你是带着拍摄目的,需要携带一堆器材。F-Stop和Shimoda的产品相对适合。当然我这种非户外党完全不了解户外运动的强度可能就乱推荐了。但是出于对器材的保护和取用方便我还是相信他们是较好的选择,不过有拍摄目的的话准备就不止背包那么简单了,时间、地点都要做周全考虑。不过我这种其实就是想剁手买包的就不多滥竽充数了。

395054128.jpg

最后一个问题:上面说了一堆,有想要买的包的冲动么?

(本文完,本文图片摘自网上,除了商家的宣传图外都注明了出处,或有闪失,如有冒犯望谅)